我觉得,AI可能是对我们过去的积累和储备,进行的一次考试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就从一张海报开始聊起吧。
很多品牌在中国节气当天,会发布一张品牌方节气海报。
但是很多的做法,就是去网上搜一张与节气相关的风景图,然后贴上品牌LOGO与二维码。
因为使用的元素比较相近,所以看上去好像都差不多,于是这样的海报,就没有品牌专属感,没有差异化的记忆点,也无法形成系列感。

其实这个工作,大部分人也是为了完成任务,毕竟要做好一点,就得找更好的设计师,出更多的成本,花更多的时间。
但是有了AI,情况有点不一样了。
01 确定品牌符号
品牌海报,最简单有效的方式,就是用专属符号去做延展。
比如最经典的,天猫的猫头系列海报。

再比如读客的三个圈系列图书封面。

所以,首先确定自己的品牌符号。以我们自己为例,品牌名叫「艾迪鹅」,英文名「IDEART」,品牌符号是首字母「i」,这个符号会渗透到品牌物料中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对外的名片:

比如短视频的封面:

甚至线下活动的横幅:

大大小小各种花式对「i」符号的应用。
所以,要做品牌的节气海报,这个原则也是要遵循的,也就是以「i」符号做延展。
02 生成符号图片
接下来,我们就准备一张品牌符号原型的布局轮廓。
比如这样:

然后用Stable Diffusion,或者其他同样有条件控制(controlnet)功能的工具都可以。
上一篇写AI画漫画,用GPT做的,很多朋友留言说用不了。这次为了方便大家看完本文也能实操,这里我以Vega AI(https://www.vegaai.net/)为例。
输入节气对应的要素提示词,可以基于图形生成相对应的实景图,比如要做「霜降」节气,那就描述这个节气对应的场景,如关键词「绿叶、结霜」。

还可以叠加风格模板,比如输入「下雨,池塘,绿叶,水珠」等提示词,再选一个Vega AI里的「宫崎骏动漫风景」,就可以快速生成这样一张图。

同理,还可以生成其他真实的风景俯拍、植物特写、油画手法、漫画风格……

但放在一起,即便画风千差万变,系列感却还是很强。
这就是符号统一性前提下,所带来的系列感。
03 PPT排版加字
如果还想再加一点与品牌名相关联的文案……
那当然继续用AI。

OK,一切都准备好了。
然后,老办法,把图拖进PPT。
用文本框加上节气名、文案、二维码、Slogan等信息,简单排个版(对齐就行!)。

导出图片,即可做出这样一套系列节气海报,一天做个好几张,根本不是事儿。

瞧,是不是简单又好用?
但是,回顾一下会发现,因为AI的加持,落地的操作其实是简单了。
而真正考验你的,是对节气的描述、对品牌的理解、对风格和审美的储备;对企业的考验,是对过去品牌资产的沉淀、企业文化的积累,比如若你的品牌过去就没有好好做过品牌设计,没有VI系统,没有一个经过时间沉淀在用户心中的品牌符号,那即便今天有了AI,又如何下手呢?
所以我的感受就是,AI的出现,是对过去积累的一次考试。
任何工具都是一种手段,而不是终极的目的。所以我认为,如今我们使用AI赋能的背后,是对过去储备的一次考验。过去的积累越多,储备越好,AI能帮你的地方也就更多。
不要被各种新闻中的什么替代论搞得很焦虑,永远先回到你自己,因为你自己的过去才藏着前进的答案。
少关心会取代什么,
多思考能实现什么,
才是王道,也是正道。
